最近社會課本裡出現了一個名詞「石滬」,小賢很有求知精神,馬上舉手發問,什麼是「石滬」?小傅在網站上發現不少關於「石滬」的資訊,要和你們一同分享~


參考網站:
http://basalt.phhcc.gov.tw/c/c02_01.asp


    話說「石滬」是聰明的漁夫為了捕魚而做的"陷阱",利用滬牆的高度,漲潮時魚兒入滬,退潮時海水比滬牆低,魚群就被困在滬內,石滬擁有者就可以到滬房內去灑網抓魚。小傅:很像獵人做陷阱捕捉獵物的道理吧,覺得這個方法比只會「守株待兔」的樵夫高明多了!
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介紹石滬短片

    
一個石滬通常要數年的時間,如果是大型的石滬要花到「十幾年」才能完工呢,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呢!而且需集合數個家庭共同完成,在沒有機器的年代,漁民們可是用自己的「雙手」搬運石頭,一塊一塊的在海水中堆砌起來(小傅:辛苦是有代價的!)。築滬時,會先在海水上放置一個木桶,看潮汐的走向來決定滬門的方向喔,當滬門正對著海水流向時,「魚」才容易被困在滬裡唷(小傅:先人的智慧不容小覷!),因此如何修建石滬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哩!可不是做好玩的~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修建石滬短片

   
大部分的石滬都是私產,也有數人共有的,所以巡滬的時間是由這些石滬擁有者彼此協調分配。 股東們以抽籤的方式,來排定往後這一年輪享巡滬捕魚權的順序,擁有巡滬權的股東稱為當天的「滬主」。股東捕魚的交接,則以日為單位,一天一位滬主享有捕魚的權力(小傅:好像一天輪一個值日生去捕魚呢!)到石滬去捕魚一般都稱為「巡滬」,漁夫會先巡視有無魚的蹤跡,再下海去捕撈。對於冬季無法出海捕魚的日子來說,石滬是許多漁民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石滬捕魚短片

    目前澎湖在各地的石滬總數,約有 580 口之多
(小傅:真多呀!),其中有 88 口分佈在吉貝嶼四週,因此「吉貝嶼」被稱為「石滬的故鄉」,可說是「名副其實」呀!只是隨著澎湖海洋資源枯竭,現在石滬大多不具備捕魚的功能。 先民在澎湖填造石滬迄今,至少已經有二百五十年的歷史了,一直到廿世紀中期,石滬漁業都還是澎湖最重要的一項潮間帶漁撈活動。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這可是澎湖七美有名的雙心石滬,很美吧!)



     對於小傅這麼詳細的解說,小朋友對「石滬」有沒有更深的瞭解與認識了呢?
 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xy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